大型企业业务线上化系统建设的需求呈现碎片式建设、阶段性优化的特点,用户需求从最开始的“能用”到“易用”,再到现在的“爱用”。而较早的软件大多是以技术和功能为导向,功能复杂臃肿,定位模糊,交互混乱,重复建设,用户体验较差。有些常用软件甚至不但不能很高效地服务用户,反而给用户造成不便和困扰,但研发团队想要优化时,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好,无从下手。用户体验度量正是从用户角度,以量化的方式测评软件的易用性,为后续的软件设计优化做出科学的指导。
用户体验度量通常可以回答我们这些问题:
(一)需评估当前产品的体验状况时
我们的产品,当前的可用性到底如何?
我知道我们的产品不够好用,但到底哪些方面
不好用?有多不好用?
哪些功能/流程的设计有问题?问题有多严重?
与竞品相比,我们的产品体验如何?
(二)需验证设计效果时
新的设计方案,相比于原来真的更好吗?
优化方案到底优化了多少?
问题得到了多达程度的解决?
两个/多个设计方案,到底哪个更好?
用户体验度量对设计的管理主要分为“管理过程”和“测量结果”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主要是对工具、方法、规范和交付物规范,对测量结果的管理主要是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用户体验度量主要在3个典型场景中发挥价值:
1.全面、量化测评产品当前体验状况。在这个场景中我们主要对关键功能流程进行绩效测量和主观满意度测量,并对全局信息架构测量;
2.设计方案效果验证。在这个场景中我们主要看新方案相对于原方案是否真实提升了产品体验,量化评估体验提升了多少,减少试错成本;
3.需求挖掘与用户洞察。在这个场景中,我们主要做结构化访谈、用户画像数据收集,深入了解目标人群,了解用户对当前解决方案的满意度和看法,帮助产品设计团队提炼需求,探索业务方向。
现代管理学之父的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无法管理它”,用户体验度量帮助我们穿越主观臆断的迷雾,使常识性的、习惯性的工作方法和结果落实到客观事实上,让产品创新更加科学,减少隐形的试错成本。